婚姻经营:在婚姻中,夫妻之间有哪些说话的艺术?
众所周知,说话是一门艺术。同样的一件事情,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,有的时候也会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。不少人不太会说话,尤其是在最亲密的人面前,往往会因为对方的包容和爱而肆无忌惮。尽管有的时候,爱侣之间的拌嘴很有情趣,但是口不择言有的时候会伤害到双方的感情。今天,心路情感专家就带大家了解下,在婚姻中,夫妻之间有哪些说话艺术?
不少婚姻面临困难处境的夫妻,经常会有同一个问题,那就是感觉两人没有共同语言,没有默契。实际上,心路情感专家认为,这是缺乏夫妻双方缺乏情感共鸣的一种表现。有位咨询者曾表示,自己和妻子的婚姻一直都十分平淡,两个人的兴趣爱好、工作、朋友圈都截然不同,妻子每次都聊的是自己身边的家长里短,和自己无法产生共鸣。而自己想要表达的看法和观念,妻子也不是很懂,丝毫没有默契,所以沟通越来越少,自己感到十分痛苦。
这位先生鸡同鸭讲的“痛苦”,应该不少人都能够体会,大家都希望能够有一位无话不谈的灵魂伴侣。但是呢,在实际生活中,这种情况却是很常见的。毕竟,在恋爱阶段,因为荷尔蒙的影响,家庭观念、志趣爱好、人生经历的不同并不影响两人的相爱。而那时候同样也有分歧和差异,为什么结婚了反而默契更少了呢?
这主要是因为婚后没有了恋爱时候的激情,不再愿意为了对方改变立场思考。仔细回想一下,你是不是对自己的另一半说过“这有什么好难受的”和“这有什么好笑的”之类的话。这样的互动,自然会让对方不再愿意向你打开心门,分享自己的生活。想要和另一半有更多的默契和共同语言,我们是需要真诚倾听和了解对方所想表达的情感。
简单举个例子,当对方和你说某道菜很好吃的时候,如果你有同感,也可以表示自己的感受,赞同对方的看法说:“我也这样觉得!”,用这样的方式肯定对方的感受,和对方一起大快朵颐。而当你感觉并不好吃的情况下,也可以积极回应:“好吃你就多吃点哦,看到你吃得香,我也很开心!”这样,我们既不用违背自己的感受,也能够支持对方的情绪,创造良好的情感共鸣。
长期的良性互动,能够让婚姻始终运行在良性的轨道上。无论对方表达的是开心还是悲伤,这样的情感共鸣,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,你也会因此得到对方更多的肯定和赞美,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支持,就不用担心没有默契和共同语言。